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獻(24)
西北民族大學、上海古籍出版社、英國國家圖書館編
2025年5月出版
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獻(25)
西北民族大學、上海古籍出版社、英國國家圖書館編
2025年5月出版
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獻(26)
西北民族大學、上海古籍出版社、英國國家圖書館編
2025年5月出版
國家古籍整理資助項目成果
內容簡介
大型叢書《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獻》是由西北民族大學、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國國家圖書館合作編纂出版的大型八開研究性影印圖錄。本叢書通過黑白影印及學術定名的形式,公開出版1906年以來以斯坦因為主的英國探險隊從中國甘肅省敦煌莫高窟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地所獲、現藏英國國家圖書館內的敦煌和西域藏文文獻,每冊均包含原始文獻高清圖版與漢藏文對照目錄,每張圖版下方均由西北民族大學專家團隊具體定名,內容涵蓋佛教經典、社會文書、醫療文獻等多個領域,為研究吐蕃歷史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學術界和出版界開始出版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獻。《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獻》于此背景下策劃推出。叢書第一冊于2011年起出版,每年陸續出版一至數冊。2024年12月出版第21—23冊,2025年5月出版第24—26冊。至2025年,全套叢書(總26冊)歷經15年終于全部出齊。
第24、25、26冊均于2025年5月出版。第24冊包括英國圖書館原館藏OIOC架號(Shelfmark)TIB J VOL 112—116的文獻,第25冊包括英國圖書館原館藏OIOC架號(Shelfmark)TIB J VOL 117—119的文獻,第26冊包括英國圖書館原館藏OIOC架號(Shelfmark)TIB J VOL120—151的文獻。此三冊文獻主要內容為佛教文獻,也包括多種世俗文獻。
敦煌藏文文獻是已知的現存最古老的紙質藏文文獻,其種類有佛教經典、歷史著作、契約文書、政事文書、法律條文、占卜、傳說故事、苯教儀軌、文學著作、翻譯著作、書信等,涉及吐蕃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是研究吐蕃歷史文化的寶貴資料。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獻,是其中內容最為豐富、價值最高的一批。其主要時代為8—11世紀藏傳佛教“前弘期”的古藏文社會歷史和宗教寫本文獻,是學術界研究吐蕃歷史文化的第一手資料。
編者簡介
主編才讓教授,現任西北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民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獻研究基地主任。兼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及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史學會理事、甘肅省藏學會副會長、《中國藏學》學術委員、《西藏研究》編委等。先后入選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一層次人選、國家民委領軍人才、國家民委突出貢獻專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等。出版《吐蕃史稿》《人天相接——敦煌藏文密教文獻研究論集》《菩提遺珠——敦煌藏文佛教文獻的整理與研究》等,主持編纂大型圖書集成《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藏文文獻》(35冊)、主編《神圣與世俗——藏傳佛教研究論集》《西北宗教研究論叢》等。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等獎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
扎西當知教授,文學博士、史學博士后,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現任西北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先后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和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主要從事敦煌古藏文文獻與藏族歷史文化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出版專著2部,譯著1部,在《中國藏學》藏、漢版和《西藏大學學報》藏、漢版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