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
因其高寒低氧的極限生存環境
成了人類最晚登上的高原
在遠古時期
古人類走出非洲
向歐亞大陸的多次擴散中
都繞開了青藏高原
人類是何時登上青藏高原的?
他們是如何在高原定居的?
又是如何適應高原環境的?
第三集專家介紹
精彩看點
一、揭秘青藏高原人群5100年以來的遺傳密碼
關于人類演化的歷史,往往不止一個版本,而古DNA研究,可以幫我們找到那個最接近標準答案的版本。
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付巧妹研究員和她的研究團隊為揭開青藏高原人群的來源、不同時間和區域人群的遺傳特征等問題,進行了長達10年的取樣之旅。最終在青藏高原不同區域的30多個遺址中,收獲了100多份古代人類樣本,成功測序了97例人類核基因組和 128例線粒體基因組,通過遺傳學的研究手段系統地還原了青藏高原5100年以來人群的遺傳演化與交流互動的歷史。
這也是青藏高原迄今采樣規模最大、地理覆蓋最廣的古DNA研究。
該研究發現:
青藏高原特有的遺傳成分早在5100年前就已經形成——該成分的主體與中國北方新石器時代人群關系密切。
研究同時也揭示了青藏高原內部及與外部地區存在復雜的人群互動交流歷史。
二、破解高原人群適應低氧環境的關鍵基因—EPAS1的來源
該研究團隊還在甘肅省夏河縣的白石崖溶洞成功提取了“丹尼索瓦人”的DNA。
這是首例在丹尼索瓦洞遺址以外地區發現的同種DNA樣本,也是東亞地區首例滅絕古人類的DNA樣本。
所謂EPAS1基因,就是能優化血紅蛋白讓人在低氧環境下也能“呼吸自如”的神器。付巧妹研究團隊通過古DNA對比發現,這一基因片段與“丹尼索瓦人”有關,很有可能是通過遠古混血遺傳至今。
現代西藏人群中有86%的人都有高原適應性基因(EPAS1)。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