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定日縣森嘎村災后恢復重建新房全貌。本報記者平措次仁攝
高原夏日燦爛的陽光灑落在森嘎村,給一排排新落成的房屋披上了金色的光輝,繪制新彩的門窗閃耀奪目的光彩,一面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屋頂上獵獵招展……
8月15日,日喀則市定日縣長所鄉森嘎村新建的廣場上,村民早早聚在一起,眼中是藏不住的期待與喜悅。
當天,西藏定日6.8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首批民房入住儀式在這里舉行?!罢埓迕翊砩吓_領取鑰匙!”隨著村民代表接過新房的象征鑰匙,首批受災群眾即將搬進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的新房。
這一刻,他們等了220天。
3月3日,震后第55天,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啟動;
5月11日,震后第124天,首棟民房主體封頂;
8月15日,震后第220天,首批2578戶12139人入住新居。
繼創造高原應急救援工作典范后,定日6.8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再次印證了令世人驚嘆的“中國速度”。
回家這刻最幸福
儀式散場,森嘎村村民達瓦次仁滿面笑容地往新家走去。
達瓦次仁家位于新建的村委會旁,前屋后院,窗明院凈?!拔壹依镉?口人,按照政策,占地面積400平方米,建筑面積有160平方米,夠大了。”達瓦次仁笑呵呵地說。重建民房結合整個村莊的布局功能類型,尊重民族特色,設計了6種戶型。
跟著達瓦次仁打開院門,走進新家,客廳、臥室、廚房、儲藏室、衛生間一應俱全,客廳里擺著成套的藏式家具,還余出不少空間。“跟以前的老房子相比,新房子不僅質量好,布局也很人性化,我十分滿意?!边_瓦次仁說,“特別是在室內增加了衛生間,以后家里老人孩子洗澡、上廁所更安全方便了。”
在定結縣郭加鄉乃村,5歲的達娃普赤跟隨志愿者挨家挨戶送“?!弊趾椭袊Y,為每一個新家都添了一份喜氣。到自己家時,她拉著記者參觀起來。
“我更喜歡新家!”小朋友稚嫩的臉上滿是憧憬,“我以前都是跟爸爸媽媽住在一起,媽媽說以后這間就是我一個人的房間了,我要讓爸爸把它布置成粉色的,把我粉色的小書桌搬進來,把我在幼兒園得的獎狀都貼到墻上?!?/p>
“我最滿意的是新家的質量和面積?!睊旌妙I袖像、擺好切瑪盒、貼上“?!弊?,羅布次仁的家顯得更加溫馨。
作為乃村監督委員,羅布次仁每天扎根工地緊盯工程質量,從建材標準到施工細節都逐一核查把關,其兒子則開著家里的挖掘機參與現場作業。父子倆一個督質量、一個干建設,不僅為家園重建出了力,還增加了十五六萬元的收入?!耙郧白〉姆孔与m然有500多平方米,但除了住人還得住牲畜?,F在的新房設計只給人住,還有專門的廁所、浴室,住著更舒服?!绷_布次仁說。
拉孜縣錫欽鄉夏拉蘇康嘎吉雄自然村村民央宗和女兒卓瑪正在布置新家,看著原本空曠的房間被一點點布置,她心里的喜悅也滿溢了出來。
央宗告訴記者,前兩天拉孜縣商務局組織轄區幾家家具企業,來村里宣傳村民購買家具家電的優惠政策,自己也拿了幾份宣傳材料,準備購置一些新家具?!靶录揖偷门湫录揖撸犝f現在1萬元的家具只要7500元就能買到,劃算!”原來,從1月底開始,在國家推出的家裝廚衛“以舊換新”給予20%優惠補貼的基礎上,西藏自治區針對地震災后恢復范圍內群眾等特殊群體,再推出5%的優惠,單筆最高補貼不超過3000元。
走出這一家的新房,再踏進下一家,外觀、格局雖相似,風格卻大不同,唯有那紅彤彤的“福”字和中國結,與一句句在耳畔回響的“扎西德勒”,映襯著一張張盈盈笑臉,家的幸福與溫暖從此刻起在每個人的心里流淌……
安得廣廈千萬間
“讓災區群眾早日住進新房,努力建設幸福美好新家園。”災后恢復重建啟動以來,西藏自治區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定日6.8級地震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精心組織、科學實施,推動災后恢復重建各項工作進展迅速、各項流程有條不紊。
把“質量”放在首位,建設放心工程——
“我們村干部和‘雙聯戶’代表、駐村工作隊輪流在施工現場巡邏,監督施工質量,發現問題立刻進行整改?!崩慰h錫欽鄉夏拉蘇村黨支部書記頓珠對新房的質量充滿信心。
市級領導帶隊包縣督導、“智慧化工地監管與服務平臺”24小時“巡屏”、質量監督隊伍常態化巡查工作……通過一系列措施及時發現和糾正工藝工序、自拌混凝土質量、原材料質量等方面問題,讓項目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用的鋼筋和我小臂一樣粗,又安全結實、又寬敞明亮?!惫艠s村村民羅布拍拍新家的墻說,“看這墻,多結實,能抗八級地震?!?/p>
把“進度”緊抓在手,建設暖心工程——
白天機器轟鳴,利用自然光保障墻體砌筑、屋頂修繕等精細工序;夜里燈光如晝,借助燈光開展材料轉運、混凝土養護等輔助工作。自施工以來,昂仁縣達局鄉珠吾村災后重建第十四標段的施工隊便“人歇機不停”。這種“白加黑、三班倒”的施工模式使災后重建進度條不斷刷新。
保障施工進度,就不能“讓人等料”。日喀則市結合施工進度加強供需趨勢研判,提前進行水泥、鋼筋、砂石等建材價格管控和產能保障,提前做好鋼材采購、門窗定制對接以及商混臨時站砂料臨時供應點建設,避免施工高峰期出現建材供不應求。
“我在村里的工地上開小型裝載機,一天能賺750元。愛人在隔壁村工地開攪拌車,一個月收入3萬元?!笨瓷先ナ菔菪⌒〉睦妥楷攨s是個女裝載機手。
在災后重建過程中,通過“以工代賑”模式,村民不僅為自己的家園建設出了力,還能獲得一定的收入。
把“安全”常抓不懈,建設安心工程——
“施工期間,請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在定日縣長所鄉古榮村的災后重建施工現場,喇叭里一遍遍地播放著安全提示。
安全是工程項目的生命線,施工現場、重點作業、消防安全管理等都要保證絕對安全。日喀則市委常委、副市長索那塔杰介紹說,施工方和相關部門認真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全面壓實各方責任,配齊配全安全員、監督員等關鍵崗位人員,落實落細現場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防護措施,堅決防范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切實以施工現場的安全保障項目進展的順利。
森嘎村上海援建項目項目經理甘澍介紹,項目部建立了質量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通過強化制度建設、人員培訓、過程管控和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確保重建過程零事故、零缺陷。
新房平地起、廣廈千萬間。在一雙雙期盼的眼睛中,一張張施工圖化為一磚一瓦,砌起了群眾對“家”的向往。
黨的恩情似海深
白天頂著烈日徒步巡查每一棟房、每一個點位,嚴把質量關、安全關;夜晚挑燈夜戰,召集施工班組復盤進度、分解任務,這是昂仁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索朗多布杰近一個月以來的“日?!薄W?月底起,他就“釘”在工地一線,以“日清日結”的硬作風確保搬遷入住目標如期實現。
從清晨到日暮,他們高效地協調著每一輛車的停放位置,引導著搬運的路線;從村東到村西,他們不厭其煩地幫助村民抬舉沉重的箱柜,細心摸排每一戶搬遷家庭的實際困難。在薩嘎縣旦嘎村,一支由各族干部、村“兩委”成員以及熱心村民組成的強大志愿服務隊,確保搬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
他們是政策宣傳員,走村入戶解讀重建政策;他們是工程監督員,緊盯施工質量和進度;他們是貼心翻譯員,為溝通不暢的群眾架起橋梁。在災后重建中,拉孜縣那布西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成員身兼數職,哪里有需要就出現在哪里,用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
836名包村干部進駐項目建設點,近1萬名基層黨員干部奮戰在一線,有效保障了災后恢復重建按目標任務提速推進。
在災后重建的戰場上,各級黨的基層組織發揮作用,廣大黨員擔當作為,成為黨執政為民最生動的注腳。
“我小的時候經歷過一次地震,那時候只能依靠自己。現在,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和強大的祖國做我們的后盾,吃穿住都不愁,還建了這么好的房子,黨的恩情比海還深!”薩迦縣雄麥鄉扎果村71歲的格桑普尺,在160平方米的新居里忙碌著,一刻也舍不得閑下來。
“以前蓋房子要自己花錢,現在蓋自己的房子還可以拿工資,這樣的事情以前聽都沒聽過?!倍ńY縣郭加鄉乃村村民感慨道。
“新家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好!感謝黨的好政策?!薄昂却u茶的時候別忘了馱馬的辛苦?!薄洑v過寒冬的人,最知道太陽的溫暖,這一句句樸實真誠的話,正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的鮮活印證。
8月15日,首批2578戶;8月20日前,新增1145戶;10月底前全部入住——受災群眾正迎來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在災后重建中,我們不少村民跟著施工人員學到了技能。搬遷新家后,學到手的技能不會丟,我們將組織群眾外出務工,到那時,日子將會更加紅火?!崩慰h錫欽鄉黨委書記李正信心十足地說。
“正確處理好恢復重建與發展生產、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邊固邊的關系,努力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西藏自治區黨委的部署指引著災后發展之路。
看著北斗星走不迷路,跟著共產黨走會幸福。西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正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西藏實現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而今,從滿目瘡痍到廣廈千萬間,從安置板房到舒適新居,雪域高原上,這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民生長卷還在不斷勾勒、延展……
(來源:《西藏日報》2025年8月16日第1版,記者:馬曉艷、楊子彥、扎西頓珠、旦增嘎瓦)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