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僅事關經濟發展,也事關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進入新時代,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聚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持續辦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推動現代化進程,逐步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相統一,切實筑牢迪慶各族群眾邁上現代化的物質基礎。
立足州情統籌現代化建設,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迪慶充分利用國家對民族地區的支持政策,做精做強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同時不斷發展對迪慶產業稅收貢獻大的綠色礦業和綠色能源產業。在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方面,不斷調整和優化香格里拉特色畜禽、德欽葡萄、維西中藥材產業、食用菌、青稞、蔬菜等產業協同發展的發展格局,推動實施食用菌產業“3510”(三年打基礎、五年上臺階、十年大發展)發展規劃,提高品質和效益。目前,已建成州級“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72個、規模養殖場175個,共有“三品一標”認證產品187個、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2家。如迪慶州葡萄種植面積穩定在1.9萬畝左右,年產葡萄5600多噸,葡萄種植涉及全州5000多戶2萬多名農民,每畝葡萄年純收入5000元以上,帶動農戶年增收3500元以上。在發展綠色礦業和綠色能源方面,搶抓國家、省兩江流域水電開發的重大機遇,積極打造建設云南省重要清潔能源基地,加快推進旭龍、托巴水電站建設,全力推進古水、奔子欄水電站前期工作,全州投產運行水電裝機規模達418.86萬千瓦,全面推進光伏發電項目開工建設。積極推動綠色智能礦山建設,2023年全州規模以上采礦業總產值達37.26億元。以小中甸公鐵聯運物流園為龍頭,大力發展公鐵聯運,推動物流產業發展等一系列舉措加快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步伐。
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密切與各地經濟聯系。迪慶的發展體現的是與各地密切聯系、建設經濟共同體的理念。在發展過程中,通過基礎設施的改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對口支援等措施使迪慶進一步激發民族經濟的內生動力。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中,積極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標桿建設與鄉村振興“雙融合、雙促進”。利用滇滬幫扶、昆迪合作在產業、人才、資金、科技等方面實施幫扶,有力促進了迪慶經濟的發展。
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筑牢生態安全屏障。迪慶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全州面積的67.29%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全面推進生態的系統性保護與修復,加強白馬雪山、哈巴雪山保護區能力建設,推動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野生動植物極小種群保護和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區域典型生態系統和重點物種得到有效保護,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實施“四大行動”,打好7個標志性戰役,補齊兩污短板,嚴格落實河(湖)長制。2017年、2022年,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曾兩次反饋意見指出納帕海水質下降的問題,香格里拉市舉全市之力,重點推進納帕海綜合治理、奶子河下游截污工程等,針對城市污水收集處理問題,對全城區16.29平方公里城市管道進行清淤檢測,對老舊污水管網缺陷進行修復,實現污水應收盡收。納帕海流域美麗河湖項目不僅提升了納帕海水質,也改善了城市人居環境。
咬合經濟發展鏈條,暢通民族交流共融通道。近年來,迪慶最為矚目的滇藏鐵路、滇藏高速、都香高速、麗維高速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麗香鐵路2023年建成通車,全面完成機場四期改擴建。物流建設上,加快推進樞紐建設重點工程,加快推動機場航空口岸以及“公轉鐵”等多式聯運物流運輸體系建設,構建外聯內暢、高效便捷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體現迪慶特色優勢的文旅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主動融入滇西北旅游環線、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推進文旅深度融合,進一步打響“香格里拉”“三江并流”“梅里雪山”“茶馬古道”“虎跳峽”五大國際知名旅游品牌,不斷提升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影響力。成功舉辦了松茸論壇、香格里拉講壇揭牌暨首屆論壇、首屆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旅游節暨大理麗江迪慶聯合加快推動滇西北旅游高質量轉型升級第一次協作聯席會。國內外游客從2021年的933.73萬人次增長到了2023年的252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從2021年的94.82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99.64億元。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迪慶篇章。迪慶的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迪慶服務和融入全國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面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差距大等問題,應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迪慶現代化,系統協調推進現代化的各個方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夯實各民族共同走向現代化的物質基礎。緊扣云南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和“守底線、穩支撐、增動力、上臺階”的經濟工作要求,以穩定確保發展,以發展促進穩定,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緊緊圍繞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這個著眼點和著力點,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機制,充分激發各族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政治覺悟,織牢共有的情感紐帶、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礎,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確保國家安全。按照中央“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的發展原則,以改革破解產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加快產業優化升級,促進文旅產業發展,統籌高原特色農業、綠色能源和綠色礦業、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在文旅產業發展中,按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要求,將旅游產業與生態、發展、民族團結緊密結合起來;在高原現代農業產業中,讓以松茸為代表的產業基礎更加壯大;以綠色能源為主,做好水電產業開發建設。推動迪慶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充分利用迪慶區域優勢、資源稟賦、科技教育人才條件、現代產業體系基礎、國家政策支持等優勢,因地制宜、搶抓發展新質生產力機遇,統籌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擴大高水平開放,贏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主動地位,引領迪慶高質量發展,通過高質量發展不斷改善民生,及時回應民意,以滿足迪慶各族群眾多樣化的需要,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來源:《學習時報》2025年4月11日第7版?)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