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西藏自治區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過去一年,西藏投入教育資金26.38億元,實施項目124個,在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下達邊境地區學校建設資金3.85億元、實施項目30個;下達資金5.23億元,建成10所高水平標準化“國門學校”。
據介紹,西藏教育“三包”年生均經費標準再提標90元,年生均標準達到5620元(含國家營養餐計劃1000元),安排落實“三包”經費32.46億元、惠及學生71.43萬人。2253所學校完成語言文字達標建設,5所學校榮獲2024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創建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特殊教育改革、幼兒園保教質量提升等國家級實驗區9個,林周等16個縣(區)通過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國家評估認定,完成3個縣(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治區評估。
此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和高考綜合改革穩步推進。中職學校與企業單位合作專業覆蓋率達100%。西藏農牧學院大力推廣以“科技小院”為支撐的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廣大師生深入田間地頭培訓科技特派員100余人。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連續7年位列全區高校前列,其中企業就業率達到85%以上。西藏班擴招歷史性地突破1萬人,深化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以省包?!蹦J剑苿?1所組團式援藏學校與21個邊境縣薄弱學校開展線上結對教學。西藏教育事業投入保障有力有效,教育質量穩步提高,教育社會滿意度不斷增強。
(來源:《光明日報》2025年2月23日第4版,記者:傅強、尕瑪多吉)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