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現狀和對策
(一)藏醫藥事業
本年度發表的論文從不同角度和層面探討藏醫藥學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問題,介紹藏醫藥相關領域的現狀,探討促進發展的策略。例如,陰趙丹、魏莉的《國外傳統醫藥保護實踐對西藏自治區藏醫藥法律保護的啟示》(《法制博覽》第5期),介紹了印度、泰國的傳統醫藥保護制度,提出設立藏醫藥科學研究基金、出臺《西藏自治區保護發展藏醫藥條例》的建議。巴珠等的《藏醫藥學的現代化發展策略研究》(《生物技術通訊》第5期),從挖掘藏醫藥學“大數據”、利用現代生物學技術研究藏藥的作用機制及作用靶點、拓寬藏醫藥學的臨床應用范圍三方面探討和闡述了新時代藏醫藥發展的策略思路。其他還有:高路等的《當代中國藏醫藥領域研究熱點和前沿趨勢的可視化分析》(《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4期),魏莉的《西藏自治區藏醫藥相關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研究》(《法制與社會》第33期),于效穎的《藏醫藏藥報道中的傳播學原理研究——以〈西藏日報〉近三年的報道為例》(《新聞研究導刊》第8期),等等。
(二)藏藥產業
本年度發表的文章較少,但研究的視角各異,涉及地區產業發展、行業發展、產業與扶貧等。例如:李磊等的《甘孜州中藏藥產業發展新思考》(《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第3期),就甘孜州中藏藥產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綜述和分析,認為甘孜州中藏藥發展面臨生態環境保護與中藏藥產業發展的矛盾,產業規模總量較小、程度低,專業人才不足和產品研發能力弱等問題,提出文化旅游與醫療多產業協同發展、建立高效的模式促進產學研合作發展、推進中藏藥質量標準化、保證各環節質量傳遞的建議。董改改的《西藏藏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西部皮革》第13期),對西藏藏藥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保護珍稀藏藥材、加強藏藥標準化研究、提升藏藥知名度的建議,并從政府、市場、企業的保障機制方面對促進藏藥產業可持續發展進行探究。德吉達娃央宗的《大通縣中藏藥材種植產業扶貧研究》(《理論觀察》第7期),以大通縣特色產業中藏藥材種植產業為切入點,分析扶貧開發過程中所面臨的優勢和不足,提出若干建議與措施,以產業化扶貧研究為重點,力求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以解決大通縣的貧困問題。其他還有:彭迪、陳雪梅的《青海藏藥產業競爭力實證研究》[《中國經貿導刊(中)》第23期]和《青海藏藥產業競爭力與區域經濟發展耦合關系實證研究》(《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第10期),等等。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