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于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夯實各項基礎,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根植于各族人民心中。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歷史與實踐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國各項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和最大優勢。新時代推動西藏高質量發展,要始終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民族工作的首要原則,持續加強黨的建設特別是黨的政治建設,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基礎性工程的全過程、各環節。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干部頭腦,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要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黨的百年奮斗征程把握現階段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和重要使命,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必然性、極端重要性和現實針對性,推動各族干部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不斷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基礎。
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深刻指出,“要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引導,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反分裂斗爭,形成維護穩定的銅墻鐵壁”。西藏處在反分裂斗爭的最前沿,必須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充分運用好宣傳教育引導這一基礎性、先導性手段,深入實施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規劃,推動形成全域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格局,推動建立全域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工作格局,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創建工作,向著建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目標奮力邁進。要在各族群眾中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鑄魂,賡續精神血脈。完善宣傳教育體系,構建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社會教育,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中,深入總結我們黨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經驗,深化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強現代文明教育,深入實施文明創建、公民道德建設、時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導各族群眾在思想觀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現代化邁進,構建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著力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內涵,豐富形式,創新方法,全面貫徹落實《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通過多種載體和渠道,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深刻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這一出發點和落腳點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必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牢不可破”。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與關鍵,發展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高質量發展和民生的極大改善能夠有效凝聚人心,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又可以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民生進一步改善、民心進一步凝聚。實現西藏高質量發展,亟需完善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升自我發展能力。要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比較優勢等實際,正確處理好“管肚子”和“管腦子”的關系,著力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找準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切入點和發力點,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農牧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牧民富裕富足,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優化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進一步完善沿邊開發開放政策體系,深入推進固邊興邊富民行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交通設施、就醫就學、養老社保等全覆蓋,補足教育、醫療、就業、安全飲水等民生領域突出短板,縮小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差距,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始終堅持底線思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教育引導各族干部群眾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國家安全、社會穩定”。要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堅決防范民族領域重大風險隱患,嚴密防范和堅決打擊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極端活動,嚴密防范和抵御敵對勢力的滲透、顛覆、破壞活動,不斷壯大友我力量,切實維護西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要守好意識形態陣地,正確區分政治原則、思想認識、學術觀點,積極穩妥處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識形態問題,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持續肅清民族分裂、宗教極端思想流毒。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創新工作理念、方法手段、載體渠道、制度機制,既要及時排查輿情風險,化早化小,又要打造正面宣傳矩陣,主動發聲,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陣地主導權。要加強法治建設,依法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依法妥善處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推進防范化解民族領域風險隱患體制機制建設,提高防范化解風險隱患能力,妥善開展風險處置,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要堅持把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性、基礎性工程,堅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等法律法規和文件,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學習和使用。要聚焦邊境地區、農牧區、高海拔偏遠地區,聚焦教師、學前兒童、青少年學生、青壯年勞動力等重點人群,針對不同受眾的特點,注重知識的遞進性、系統性和科學性。堅持從娃娃抓起,全面用好中小學語文、政治(道德與法治)、歷史三科國家統編教材。豐富“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形式,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學普”“用普”氛圍。
健全完善工作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黨的領導貫穿民族工作全過程,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要及時調整完善民族工作體制機制,把民族工作納入各級黨委(黨組)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完善民族工作績效考核體系,建立健全以領導責任制、年度目標考核制、黨委督查制、紀委監委巡視(巡查)制、通報和報告制、追責問責制等為核心的民族工作責任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努力建設一支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態度特別堅決、明辨大是大非立場特別清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族群眾感情特別真摯的干部隊伍,確保各級領導權牢牢掌握在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手中。更加重視、關心、愛護在條件艱苦地區工作的一線干部,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大交流鍛煉工作力度,做好長遠規劃,重視培養和用好少數民族干部,對政治過硬、敢于擔當的優秀少數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委以重任。加強基層政權建設,著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帶領群眾致富、維護社會穩定、守衛邊疆領土、開展反分裂斗爭的堅強戰斗堡壘。切實加強基層統戰民族工作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工作保障,明確相關制度機制,確保黨的民族政策到基層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層有人抓。要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制定教育培訓規劃,教育引導各族干部群眾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匯聚磅礴力量。
(文章來源:《中國民族報》2021年12月7日第6版。作者為中央黨校第71期西藏民族干部培訓班課題研究組。課題組組長:朱正輝;報告執筆人:旺久;課題組成員:饒邊疆、趙大勇、李有平、李世蓉、巴桑次仁、桑嘎頓珠、吉迪。)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