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區域發展研究
張海云、張興年編著的《西藏、青海牧區社會經濟文化調查與區域發展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一書,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展示了近年來西藏邊境縣域和青海游牧社會在邊貿經濟、藏族地區治理、青南商貿、畜牧合作、藏族地區教育、社會保障、扶貧開發、公共服務、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發展狀況,探討“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西藏和青海基于文化、地理、宗教、生態淵源而共同面臨的社會發展與治理創新問題。全書共9個專題。
周毓華、冉永忠等人的《西藏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與對策研究》(《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第6期)一文,指出西藏高校畢業生就業仍存在公職崗位投放量較大,選擇公職崗位就業的畢業生比例高;市場消化畢業生及畢業生自主就業能力相對較低的問題。提出了大力發展經濟,從根本上創造市場就業機會;加強政府宏觀調控,提高就業服務能力和水平;建立適應市場就業的教育、培訓模式;積極將鼓勵大學生創新與創業落到實處等措施。
方曉玲的《西藏城郊失地農民市民化研究》(《西藏研究》第1期)一文,認為西藏現有失地農民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不可忽略的群體,應構建具有職業生涯規劃視角的教育培訓體系,使具備就業能力的失地農民獲得一份事業;應強化安置社區的養老等服務功能,使居民在貼心的服務中享受健康文明的社區文化熏陶;應構建全方位的社會保障機制,為失地農民解決后顧之憂。
孫前路、孫自保的《在藏農民工的落戶意愿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林芝市586戶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干旱區資源與環境》第12期)一文,調研得出在林芝務工的農民工整體落戶意愿較強。文化程度較高的農民工有較強的落戶意愿;工資、集體消費比重、生活習慣、市民交流和政策認知對農民工落戶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相對于漢族,藏族農民工落戶意愿較弱。
孫海芳、王東等人的《城市化進程與西藏流動人口居留意愿關聯性研究——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為依據》(《安多研究》第14輯)一文,從流入地、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構成等方面分析了西藏流動人口現狀,梳理了西藏流動人口的顯著特征以及影響流動人口居留意愿的因素,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走合力解決之道,提升流動人口幸福感,增加流入人口的經濟和心理黏性等對策。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