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傳播出版
孫文娟、林敏、楊念黎的《藏文報刊的傳播功能與特點探析》(《西藏藝術研究》第2期)一文,論述了藏文報刊的傳播功能,指出藏文報刊的創辦,是我國不同歷史時期政治制度的文化體現、是我國開展民族工作的需要、是我國藏民族自身發展的需要、是我國對外宣傳戰略的重要組成,分析了藏文報刊的傳播特點,即我國的藏文報刊進入了空前的繁榮階段、構建了種類齊全的民族語言傳播框架、具備歷史上最完整的政治和法理基礎、藏漢雙語機制全面構建、政治傳統依然堅定而醒目、覆蓋國家政治中心和整個藏族自治地方。認為作為大眾傳媒的藏文報刊初步構建了藏文平面傳播媒介的體系,在西藏自治區和西部的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促進和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李清的《淺論“民文”圖書市場面臨的現實困境——以藏文圖書市場境況為例》(《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第1期)一文,以藏文圖書市場為例,就民族文字出版物市場面臨的故步自封、市場需求與供給脫節,制度缺失、無序競爭帶來的安全隱患,魚龍混雜、非法出版物大行其道等現實困境進行了論述。指出解決這一困難的途徑,只能是國家和地方合力為之,采取行業主管和地方政府雙向負責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部門層層落實,提升監管力度,強化退出機制,凈化市場環境。
李媛的《點亮心靈港灣的燈塔——西藏電臺〈駐村夜話〉欄目分析》(《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第1期)一文,從科學定位,堅持創新打造品牌效應;大力宣傳“強基惠民”工程;點亮心靈港灣,以挖掘動人情節和感人細節為主線,增強感染力和可聽性;辦好《駐村夜話》,講好中國夢西藏故事四個方面分析了西藏電臺《駐村夜話》欄目取得成功的原因。西藏人民廣播電臺訪談類專欄《駐村夜話》榮獲第25屆中國新聞獎新聞名專欄一等獎,這是西藏電臺自創辦專欄以來首次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殊榮,也是西藏電臺創新思路、開拓進取、創新形式、充分發揮廣播優勢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的標志。
陳航行、王旭瑞的《“互聯網+”背景下“國家認同”報道模式的突破——基于中國西藏網新聞報道改革的考察》(《新聞知識》第3期)一文,以中國西藏網新聞報道改革的考察為例,分析了傳統媒體“國家認同”報道模式及其弊端,認為傳統大眾媒體“國家認同”報道的程式化、刻板化做法,造成了種種弊端,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論述了中國西藏網“國家認同”報道模式在四個方面的突破,即中國西藏網推行以“國家認同”報道創新為主的新聞報道改革、堅持以受眾為導向、打破敏感話題的報道禁忌、主動設置議題,這些改革舉措在主流媒體中具有開創性意義,它的優劣得失值得我們從新聞傳播理論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了“國家認同”報道創新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即防止一味迎合受眾,爭取受眾本位與輿論引導的統一;鼓勵記者現場采訪,增加原創內容和獨家新聞;注意事實信息與意見信息的分離,保持客觀冷靜的理性;重視深度報道,寫出有厚度的作品。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