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造像
才讓太的《金川勒烏摩崖石刻的初步研究》(《中國藏學》第 3期)一文,對四川省阿壩金川縣勒烏鄉境內的勒烏摩崖石刻進行分析。認為摩崖石刻的內容主要為線刻苯教母續八大畏懼寒林、密宗和大圓滿傳承上師們以及苯教日常念誦咒文。苯教母續八大畏懼寒林只見到四組,其旁附刻一篇與母續修行傳統有關的文字,并說明了母續八大畏懼寒林的宗教功能。上師們有齊美祖普、貝若雜納、李西達仁、卓倉周拉、苯修瓊納、丹巴日綽、貢青巴爾瓦、艾珠扎巴等八位苯教上師圖像及藏文題記;苯教日常念誦咒文有三組:第一組是有關母續護法姐妹的祈禱文;第二組是苯教徒念誦最普遍的三組心要經文之一“阿嘎爾薩勒”的一組祈禱文;第三組是苯教傳統的百字明及其說明,百字明是用藏文轉寫的象雄文,其說明則是藏文。文章就石刻的文物價值進行評判。作者對于摩崖石刻的年代進行斷代,認為勒烏摩崖石刻的年代為 14—16世紀,其間后半期刻鑿的可能性更大,并給出五點判斷依據。
熊文彬、李逸之的《西藏古格擦擦藝術》(中國藏學出版社)一書,分序言、導論、圖解及附錄四個部分,導論有張建林《古格擦擦的發現與研究——〈梵天佛地〉第一卷讀后》、廖旸《西藏西部擦擦銘文探索》、李逸之《古格拆擦擦藝術及時代特征》三篇論文。圖錄集中了古格王朝各個時期的擦擦代表作品,對更全面探究古格藝術史提供了相關依據和佐證。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