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研究方面,陳文朝在《西藏科技》第3期發表了《西藏藏醫藥事業發展問題研究》,提出了幾點建議:保持特色,堅持“藏西醫并重”原則;完善法制,加強藏醫藥法規建設步伐;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藏醫藥管理體制;政府主導,加快藏藥產業化發展步伐;實施藏醫藥“名院、名醫、名科”的“三名”發展戰略。班瑪在《藏醫藥發展的首要任務是提高療效》(《中國民族醫藥雜志》第11期)一文中認為,提高臨床療效是發展藏醫藥學術和振興藏藥事業的核心問題,也是藏醫藥的社會效益和學術價值的具體體現,并提出提高藏醫藥臨床療效的幾點意見,包括造就名醫、發揚藏醫藥特色、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加強臨床研究、加強臨床專科建設、提高藏藥質量等。
一些學者就某一地區的實際情況,提出促進該地區藏醫藥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如:青海大學吉敏全在《科技和產業》第12期發表的《青海中藏藥產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從青海中藏藥產業現狀入手,以波特教授的“鉆石模型”理論為基礎構建青海中藏藥產業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分析影響青海中藏藥產業競爭力的因素,根據分析結論,提出提升青海中藏藥產業競爭力的對策建議。甘南州科技開發交流中心甘玉偉等的《甘南州藏藥材資源保護及合理開發》(《中國民族醫藥雜志》第7期),從藏藥材資源概況及分布特點、藏藥材資源開發現狀、資源保護的重要性、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的主要途徑、藏藥材種植實施GAP的必要性、藏藥材種植產業化的發展思路等方面闡述了甘南州藏藥材資源保護及合理開發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甘南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王武在《甘南藏藥產業發展設想》(《中國民族醫藥雜志》第7期)中介紹了甘南州藏藥材資源概況和藏藥產業現狀,提出加快藏藥產業發展的設想。西藏阿里藏醫院青松的《淺析阿里藏醫藥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建議》(《中國民族醫藥雜志》第7期),針對阿里地區藏醫藥發展相對緩慢的現狀,提出政府重視、繼承創新、抓住機遇等建議。云南迪慶州科學技術協會楊凱龍等的《迪慶州藏藥文化與藥用植物多樣性保護》(《林業調查規劃》第4期),介紹了迪慶州因獨特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藥用植物多樣性而孕育的藏藥文化,分析該州藏藥植物資源面臨的各項挑戰,提出加強藏藥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研究機制建設,就地保護,堅持傳統的采收原則,提高綜合利用率等藏醫藥文化及藥用植物多樣性保護的對策。
對藏醫藥發展具體問題的研究方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仁旺次仁在《中國民族醫藥雜志》第7期發表論文《談加強保護藏醫藥知識產權幾點思考》指出,隨著傳統藏醫藥在現代社會的市場競爭中逐漸顯露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國際社會也對藏醫藥資源的搶占和掠奪日趨白熱化,因此藏醫藥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保障藏醫藥健康發展甚至是保證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順利執行的關鍵。文章從分析當前我國藏醫藥知識產權的保護現狀出發,提出相關完善措施的建議,呼吁建立起有效的藏醫藥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賈敏如的《遴選品種是研究發展藏醫藥的關鍵》(《中國民族醫藥雜志》第7期),則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角度,簡介物種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為藥物來源的重要性,指出有少部分藏藥在生產上、使用上或文獻報道上其品種來源還有一些問題,必須遴選出優良的物種,這是研究發展藏醫藥的關鍵,并提出了藏藥遴選品種的三步走和十余條建議。周恩宇的《藏藥出口策略探析》(《發展》第5期)通過對我國藏藥產業發展、藏藥出口現狀尤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提出了促進藏藥規模出口的市場策略、定位策略、產品策略以及促銷策略。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