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環境保護
1.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問題的再認識/才旺貢布、梁艷《西藏研究》2012∶1
2.西藏自然保護區概況以及保護區面臨的挑戰/達瓦次仁《西藏研究》2012∶6
3.構建西藏綠色財政體系的設想——基于促進西藏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的視角/陳愛東《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2∶4
4.西藏拉薩市市區生活垃圾物理特性分析/旦增布多《西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
5.西藏拉薩市城市空氣污染管理現狀及其思考/平措介《西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
6.西藏生態保護與補償體系的構建/沈宏益、潘煥學《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1
7.西藏環境質量動態評價及環境政策市場化工具選擇/王曉芳、劉佩珊、王大海《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4
8.都市發展及人口增長對瀕危物種黑頸鶴的威脅研究/索央、張翼鴻《西藏科技》2012∶3
9.西藏高寒濕地面臨的環境問題/賴星竹、周正坤、楊宗莉《西藏科技》2012∶5
10.西藏拉貢專用公路施工環境影響評價及其對策措施/王劍亮《西藏科技》2012∶2
11.西藏生態屏障保護與人口問題分析/潔安娜姆《西藏發展論壇》2012∶5
12.青藏鐵路沿線生態環保經濟效益分析/丁樺、胡峰力、史玲《青海民族研究》2012∶2
13.“頂天立地”與三江源生態保護長效機制/鄭易生《攀登》2012∶3
14.創新三江源生態保護的科研體系、治理結構和決策機制/呂植《攀登》2012∶3
15.論青藏高原隆升對區域生態環境及其開發的影響/翟歲顯《攀登》2012∶3
16.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國際合作:貢獻與展望/張莉《攀登》2012∶3
17.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展望/李曉南《攀登》2012∶3
18.關于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的調研報告/桑杰《攀登》2012∶5
19.青海省玉樹地區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研究/蔣貴彥、卓瑪措、張小紅等《青海環境》2012∶2
20.西藏旅游社會—生態系統恢復力研究/陳婭玲、楊新軍《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5
21.西藏那曲不同高寒退化草地土壤種子庫研究/王宏輝、孫磊、趙玉紅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0
22.西藏河流健康評價體系與標準/李朝霞、岳彩云《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6
23.西藏生態環境保護系統的構建——基于雙重約束機制的理論分析框架/唐劍、賈秀蘭《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2∶2
24.青藏鐵路水土保持工程及管理技術研究/杜蓓《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
25.西藏林芝工布江達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地土地生態承載力變化分析/蘇杭森、楊小林、王忠斌《四川林勘設計》2012∶4
26.甘南夏河縣天然草場植被類型特征及其分布規律/尚小生、靳玉平《草業與畜牧》2012∶1
27.鹽池縣天然草原禁牧經驗淺談/高華《草業與畜牧》2012∶2
28.甘孜州草地生態環境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楊秀全、龍興發《草業與畜牧》2012∶5
29.青海省草原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研究/鄧艷芳《草業與畜牧》2012∶5
30.西藏天然草原鼠害發生現狀及防控措施/張彩峽《草業與畜牧》2012∶7
31.若爾蓋濕地資源概況及保護利用措施/董昭林、張天雙《草業與畜牧》2012∶7
32.若爾蓋縣草原生態現狀及保護措施效益分析/董昭林、張天雙《草業與畜牧》2012∶8
33.三江源地區草地生態系統功能分析/石凡濤、馬仁萍《草業與畜牧》2012∶8
34.迭部縣草原退化現狀及治理建議/可宗黨《草業與畜牧》2012∶9
35.甘孜縣草原生態現狀及發展對策/董昭林、桑根《草業與畜牧》2012∶9
36.康定縣草地生態保護和建設策略淺論/黨陽銘、尼瑪降澤《草業與畜牧》2012∶10
37.理塘縣人工種草現狀及發展對策/董昭林、黃國勤、桑根等《草業與畜牧》2012∶10
38.黃河上游瑪曲縣退化草地現狀、成因及保護對策/邴丹琿、李毅、朱麗等《草業與畜牧》2012∶11
39.不同恢復措施對西藏安多高寒退化草地植被的影響/孫磊、王向濤、魏學紅等《草地學報》2012∶4
40.西藏草地資源保護中牧民行為策略研究/孫自保、孫前路、宋連久等《草地學報》2012∶5
41.放牧強度對環青海湖高寒草原群落物種多樣性和生產力的影響/鄭偉、董全民、李世雄等《草地學報》2012∶6
42.基于生態安全的高寒牧區生態承載力評價/朱曉麗、李文龍、薛中正等《草業科學》2012∶2
43.禁牧對典型草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影響的價值評價/許晴、許中旗、王英舜《草業科學》2012∶3
44.瑪曲重要水源補給區的生態功能恢復策略/柴發喜《草業科學》2012∶5
45.圍欄封育對青藏高原東緣高寒草甸種子雨的影響/文淑均、李偉、杜國禎《草業科學》2012∶3
46.基于MODIS的西藏荒漠化動態監測研究/段英杰、何政偉、諸麗娟等《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
47.科學監測數據支撐西藏退牧還草進程/沈春蕾《中國畜牧獸醫報》2012年12月23日
48.青藏高原地區旱季城市生活垃圾特性研究/旦增、韓智勇《中國沼氣》2012∶6
49.西藏的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中國農村科技》2012∶1
50.西藏荒漠化現狀及防治措施探討/馮強、甘世書、孫繼霖等《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12∶1
51.青藏高原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孫鴻烈、鄭度、姚檀棟等《地理學報》2012∶1
52.青藏高原近40年來氣候變化特征及湖泊環境響應/姜永見、李世杰、沈德福等《地理科學》2012∶12
53.青海三江源地區退化草地土壤全氮的時空分異特征/彭景濤、李國勝、傅瓦利等《環境科學》2012∶7
54.三江源典型區濕地景觀穩定性與轉移過程分析/趙峰、劉華、鞠洪波、張懷清、鄒文濤《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2∶5
55.關于西藏環境保護體系構建的探討——基于財政支持的視角/陳愛東、唐靜《生態經濟》2012∶7
56.基于生態足跡的藏北小城鎮適度人口規模研究——以西藏自治區那曲縣古露鎮為例/顧怡川、宋紹杭《生態經濟》(學術版)2012∶2
57.藏北高寒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劉興元、馮琦勝《環境科學學報》2012∶12
58.甘肅省生態環境建設問題調查研究——以河西地區和甘南州為例/張廣裕《社科縱橫》2012∶12
59.甘孜州草原生態環境退化的原因及對策/郭鍵《養殖技術顧問》2012∶9
60.甘孜州宏觀生態環境變化及生態恢復策略/羅錦玉《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5
61.甘孜州九龍縣水土流失評價研究/李璇瓊、何政偉、龍曉君等《測繪科學》2012∶6
62.氣候變化對西藏草地資源的影響及其風險管理/鮑文張恒《黑龍江畜牧獸醫》2012∶11
63.黃南州三江源保護區生態環境現狀及治理對策/馬青山《黑龍江畜牧獸醫》2012∶24
64.基于GIS和污染指數法的土壤環境質量評價——以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為例/豆敬翔、唐斌、游芳《河南科技》2012∶2
65.拉薩河流域拉薩市段農業面源污染情況淺析/李寶海、余耀斌、達娃等《農業環境與發展》2012∶4
66.淺談日喀則市草原生態現狀及其草場保護措施/多布杰、旦增瓊瓊《才智》2012∶29
67.青藏高原的綠色樂章——青海、西藏生態保護和建設情況的考察報告/蔡力峰《林業與生態》2012∶9
68.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與建設總體規劃鼠害防治工程實施情況調查/石凡濤、常琪、馬仁萍《黑龍江畜牧獸醫》2012∶1
69.圍欄封育在藏北高寒退化草地恢復中的效果研究/孫磊、王向濤、魏學紅《安徽農業科學》2012∶24
70.西藏工布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保育土壤功能及其價值估算/唐佳、方江平、袁慶娟等《貴州農業科學》2012∶5
71.太陽能預熱/生物接觸氧化/人工濕地處理西藏高原污水/翟俊、陳明燕、肖海文等《中國給水排水》2012∶2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