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對藏醫藥發展的現狀、政策法規和其他相關因素進行了探討。
才讓旺秀的《促進我國藏醫藥產業發展的法律建議》[《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分析了藏醫藥標準化體系不完善、藏醫藥人才組織結構不合理、藏醫藥材資源保護不足、藏醫藥知識產權與商業秘密保護不力等制約因素對我國藏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提出了促進藏醫藥產業健康、科學發展的若干建議,包括:建立統一藏醫藥認定、評價標準,健全藏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建立藏醫藥品牌推廣機制,構建藏醫藥資源可持續利用機制,完善藏醫藥知識產權與商業秘密保護等。
張鶴等的《青海省東部地區居民對藏醫藥發展傳承看法的調查研究》(《中國民族醫藥雜志》第2期),根據現有文獻資料,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設計調查問卷,對青海大通地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其對藏醫發展傳承的看法和藏醫在青海省東部地區的發展傳承現狀及在當地醫療體系中發揮的作用,研究發現:青海省東部居民對藏醫藥文化總體持有積極的態度,但了解程度還有待提高;提出當務之急是擴大藏醫藥服務人群,注重藏醫藥事業傳承發展也是當務之急;建議加強藏醫藥宣傳,普及傳統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史華等的《藏傳佛教對藏族醫藥學發展的作用與影響》(《中醫藥文化》第5期),探討了佛教與藏醫的關系,認為佛教的傳入,促進了藏族與周邊地區的醫藥文化交流,而佛教界人士對醫藥活動的積極參與則推動了藏醫文獻的大量問世,并為構建藏醫基礎理論體系、完善藏醫診療方法、培養專門的醫藥人才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其他還有楊惠等的《甘孜州中藏藥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科技和產業》第9期)、多杰才讓等的《淺談藏藥劑型改革與藏醫藥發展》(《中國民族民間醫藥》第4期)、陳靜的《談藏醫藥的生命力》(《中國民族醫藥雜志》第11期)、普巴喬等的《西藏藥品市場發展存在問題及措施》(《現代養生》第22期)、邵雄的《藏醫藥企業品牌形象對消費者品牌忠誠的影響研究——兼論藏醫藥企業品牌形象提升策略》[《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第2期],等等。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