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宗、張瀟穎《西藏高校新生強迫癥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以西藏大學為例》[《西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1期]一文,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強迫分量表對隨機選擇的131名西藏大學新生進行調查的方法,分析探討了西藏高校新生強迫癥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文章認為,西藏高校新生強迫癥檢出率較高,強迫癥與專業、性別和民族有一定關聯。
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正從規模化發展向以提高研究生質量為主轉變,但是與內地高校相比,西藏高校研究生招生在規模和數量上所占比例較小。陳振、徐淼、祝維龍、楊叔瓊《西藏高校研究生教育現狀及發展研究》[《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第4期]一文,通過描述、統計和分析研究生招錄數據,著重探討了西藏高校研究生招生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出了穩步擴大招生規模、提高研究生質量的目標及相關的發展措施。
針對西藏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人際交往、自信力、溝通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存在的問題,格桑扎西、羅布次仁、林鴻雁、化國瑞《西藏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新西部》(理論版)第18期]一文,在分析這些心理問題外在成因與內在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不斷完善高校資助體系,減輕經濟困難學生經濟壓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不斷加大咨詢、引導力度;加強對受助學生的勵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有效開展“四育人”教育活動等四個方面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詹先友《藏區高校藏漢雙語人才培養模式探析》(《四川民族學院學報》第3期)一文,在分析藏區高校雙語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為促進藏區藏漢雙語人才的培養,藏區高校應在確立均衡化與技能化的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藏漢雙語專業結構、藏漢雙語專業課程設置差別化、增強藏漢雙語專業修業時間靈活性、強化實踐實訓、培養多元化雙語教師與管理人員、加強校地合作、雙語人才培養訂單化、加強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積極思考與探索的方法、策略。
教材是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物質載體,對提高教育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康龍、王陽《西藏高校學生教材質量跟蹤調查——以西藏大學為例》(《現代教育科學》第7期)一文,以西藏大學為個案,對西藏高校學生教材質量進行了跟蹤調查并做了數據分析,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西藏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漸凸顯。鄧睿《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西藏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研究》(《長春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一文,在分析西藏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現狀及面臨挑戰的基礎上,就新形勢下如何加強西藏高校的外事管理工作,從管理規劃、隊伍建設、人才引進、派出培養等方面提出了措施、策略。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