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比去年有所增加,研究更為深入、細致,研究內容涉及傳統體育的開發、利用及保護問題,民間體育與旅游的互動發展問題等,對如何將傳統體育項目引入高校教學的探討較去年明顯增多,仍以傳統體育成果最多。
傳統體育是藏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并發展起來的,是藏民族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藏民族精神面貌的具體體現。耿獻偉、王興懷、楊海航《藏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研究》[《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第4期]一文,在介紹藏民族傳統體育的基礎上,分析了藏民族傳統體育的現狀及成因,對藏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將藏族傳統體育融入體育課堂、節日慶典活動;發展民族體育旅游;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突出特色、統一技術與規則、促進競技化發展;加強相關職能部門的領導,以民族傳統體育為基礎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等幾個方面的新思路。
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勞動條件、宗教氛圍等因素,藏族傳統體育往往與藏民族的節慶緊密相連。黃蕾、李喜燕《略論藏族節慶中的傳統體育文化》[《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第4期]一文,在闡述節慶與傳統體育文化關系的基礎上,介紹了藏族傳統體育的“全民狂歡”、原生態、文化多樣性、文化傳承性等特征,分析了民族傳統體育傳承與保護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對藏族傳統體育的專題研究、搶救與保護,加強群眾對傳統體育的認知與參與程度,提升藏民族傳統體育的科學性、競技性和規則性等五個方面的發展藏族傳統體育的對策、建議。
白馬藏族是我國至今仍保留著古樸原始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生活習俗的少數民族之一,“池哥晝”是白馬人從先祖信仰和圖騰崇拜中繼承至今的一種傳統祭祀舞蹈。邵語平《開發白馬藏族“池哥晝”健身價值的研究——以隴南文縣鐵樓鄉為例》[《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第4期]一文,在對“池哥晝”進行概述的基礎上,介紹了“池哥晝”的活動形式,分析了開發“池哥晝”的政策保障及健身價值。文章認為,白馬藏族“池哥晝”開發不僅可以提高群眾的活動空間,而且對弘揚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賽馬是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民間最古老、最活躍,也是最具民族和藝術特色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劉進彬、胡玖英《甘孜州賽馬體育運動實現教育功能途徑分析》(《四川民族學院學報》第4期)一文采用文獻資料、調查等研究方法,從民間的社會活動角度對甘孜州賽馬體育運動實現教育功能的途徑進行了探討。文章認為,賽馬在甘孜州地區所處的角色就是教育之于體育的一個縮影。從社會生活經驗、生活模式、行為規范、集體主義思想、藝術和審美情趣等方面闡述了賽馬對族群社會成員的“教化”作用,提出了立足于時代社會的現實需要,保障和拓展其生存和成長的社會空間,倡導維護或傳承文化的自覺意識,才是賽馬體育運動實現教育功能途徑的重要思路。
尼瑪歐珠《藏族傳統體育資源與西藏學校體育課程開發的探討》[《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第2期]一文,針對目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西藏學校體育教學中的缺失,分析了藏族傳統體育資源與西藏學校體育課程開發的問題,認為體育新課程標準為藏族傳統體育資源列入學校體育課程提供了依據,藏族傳統體育資源在西藏學校體育課程中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有利于構建體育與健康課程,并從科學性、實用性、實踐性等方面提出了西藏學校進行藏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的原則。
足球運動是西藏高校大學生最喜愛的運動項目,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但高校足球運動由于各種條件限制,使得足球運動難以開展或形式單一,足球氛圍較差。楊文豪、王興懷、拉巴頓珠《西藏高校足球運動的現狀與對策——以西藏民族學院為例》(《大學教育》第5期)一文,以西藏民族學院為個案,分析了西藏高校足球運動發展的現狀,指出足球運動在開展的過程中,存在場地設施不足、俱樂部開展困難、缺乏專業教師指導、足球選修課開設過少、學生沉溺網絡等各種困難,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促進西藏高校足球運動發展五個方面的對策。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