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會經濟
西藏經濟增長:事實、機理及政策選擇/宗剛、李鵬《中國藏學》2010:1
西藏城鄉差距變化的收入來源構成及對策研究/楊濤《中國藏學》2010:1
藏傳佛教尼僧寺院經濟結構與模式初探/謝熱桑沫《中國藏學》2010:1
西藏城市化進程中的民族問題及其對策研究/趙君《中國藏學》2010:1
門巴族、珞巴族的歷史發展與當代社會變遷/陳立明《中國藏學》2010:2
西藏村落公共空間與村民階序——以曲水縣茶巴朗村為例/陳默《中國藏學》2010:2
略論旅游發展對西藏手工業的影響/陳丹《中國藏學》2010:2
玉樹災后重建與傳統文化保護/陳瑋、魯順元《中國藏學》2010:3
西藏銅佛像制作“昌都工匠群”的考察/李曉岑、袁凱錚、葉星生、華覺明《中國藏學》2010:3
西藏村民整體搬遷績效評估:基于德吉村連續四年的觀察——兼論大型社會工程命運的斯科特邏輯/楊明洪《中國藏學》2010:3
昌都地區地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許成倉《中國藏學》2010:3
西藏農村民間救助活動的比較制度分析——以巴日庫村“吉度”現象為例/丹增遵珠《中國藏學》2010:4
西藏入境旅游市場競爭態勢分析/張阿蘭、德吉央宗、貢秋扎西《西藏研究》2010:1
西藏三大經濟區差異和協調發展的實證分析/陳樸、楊本鋒《西藏研究》2010:1
藏彝走廊的漢族移民與漢藏互動——以九龍為個案的考察研究/王玉琴《西藏研究》2010:1
甘肅南部林區族群生存文化的生態人類學研究——以舟曲縣三個藏漢村寨為例/馬寧《西藏研究》2010:1
西藏國有企業現代化的路徑依賴及經驗總結/杜青龍、陳文朝《西藏研究》2010:2
西藏農牧民消費結構變化分析/多慶《西藏研究》2010:3
西藏冬蟲夏草資源可持續利用探討/劉天平、卓嘎、郭建斌《西藏研究》2010:3
傳統與現代:論安多藏族牧區社會沖突治理——基于兩類常見糾紛的思考/馮海英《西藏研究》2010:4
西藏傳統文化動漫化的產業孕育芻議/鄧明文《西藏研究》2010:4
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城鎮化問題研究——以四川藏區為例/沈茂英《西藏研究》2010:5
西藏城鄉發展差距分析/鄧發旺、徐愛燕《西藏研究》2010:5
基于企業文化對西藏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策略研究/陳剛《西藏研究》2010:5
西藏牧區婦女社會地位的變遷——以西藏那曲地區聶榮縣為例/《民主改革以來西藏婦女社會地位變遷研究》課題組《西藏研究》2010:6
雪災與救助——青海南部藏族牧區的案例分析/扎洛《民族研究》2010:6
藏北牧區定居點向村落變遷初探——以那曲縣達嘎多、宗熱格兩村為例/郎維偉、趙書彬《西藏研究》2010:6
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是構建西藏地區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曹水群《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2
改革開放30年來的西藏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問題探析/孫英敏《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2
西藏旅游業發展危機事件研究/章杰寬《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2
西藏旅游產品開發思考/鄧發旺、徐愛燕《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2
基于人力資源角度對西藏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狀況的研究/王建偉、周新革《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2
西藏地方政府政效管理與科學發展觀/衛立浩《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2
西藏社區服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朱新林《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2
論西藏的地區現代化問題/楊亞波《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2
高原藏區生態法治基本原則新探——基于藏族傳統生態文明的視角/呂志祥、劉嘉堯《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2
西藏上市公司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基于可持續發展視角的分析/秦國華《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3
科學發展視角下對西藏稅收政策的再思考/魏小文《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3
試析西藏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水平——以西藏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為例/唐靜《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5
西藏上市公司營運資金管理研究/秦國華《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5
符號視角下西藏商品品牌傳播——以西藏5100天然礦泉水廣告為例/劉小三《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5
基于六要素的西藏旅游產業市場競爭力研究/孟來果、秦國華《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6
西藏國有企業發展狀況研究——以西藏國有工業企業為例/周喜革《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6
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價值探析/姬梅《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6
新世紀以來西藏經濟發展的階段性成就與經驗/毛陽海《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6
青藏鐵路對西藏民俗文化旅游的影響及對策/覺安拉姆、阿貴、澤勇、澤仁卓瑪《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1
中尼邊境負責任旅游合作開發與展望——以西藏日喀則地區樟木鎮為例/圖登克珠、劉雅靜《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1
西藏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十年的成就和經驗/朱玉福《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1
西藏物流產業發展特性探析/尕藏才旦、尼古拉·查強、辛馨《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1
西藏大學生對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情況調查/馬寧《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1
邊疆民族地區城市社區管理模式選擇研究——以拉薩市社區管理個案為例/高大洪、郭海亮、周聯貴《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1
提升法治理念構建平安和諧西藏/邊巴拉姆、仲布·次仁多杰《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2
珞巴族傳統文化及其生存現狀考察——從西藏米林縣瓊林村的旅游開發談起/蔡光潔《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2
藏區村寨年齡組織個案調查——以松潘熱務溝卡卡村為例/葉靜、珠穆《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2
西藏婦女人口素質與可持續發展/楊瑞敏《西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
西藏生態產業經營模式與發展戰略研究/羅華《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2
改革開放以來西藏產業結構演變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分析/楊斌、潘明清《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2
青藏鐵路背景下的“兩南興藏”/楊曉純《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2
西藏交通與環境可持續發展/次仁歐珠《西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
西藏入境旅游客源市場開發研究/張阿蘭、德吉央宗、貢秋扎西、尼美旦真《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2
西藏婦女生育健康生育意愿的現狀調查/次仁央宗《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3
“藏穆之路”的回藏關系——云南省香格里拉三壩鄉安南村田野調查/次旦頓珠、益西曲珍《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4
論藏族村落中的民間組織及其功能——以舟曲縣武坪鄉那下村為例/貢保扎西、瓊措《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4
反思西藏社會現代化中的文化變遷/張虎生、陳映婕《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4
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產品化模式研究/姬梅、朱普選《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3
西藏優化區域經濟格局基本思路研究/德吉央宗《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3
論西藏農牧區的扶貧開發與可持續發展/楊紅衛《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3
西部地區小額貸款公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胡秋靈、孫瑞霞《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3
西藏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及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旦增卓嘎、周玲強《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3
市場失靈視閾下西藏地區旅游資源可持續消費探析/耿香玲《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3
論藏族生態產業及其發展重點/徐愛燕、安玉琴、王大海《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4
西部大開發十年農村金融發展比較——基于五個自治區的分析/胡秋靈、卓耀《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4
西藏現代物流產業與區域經濟增長的互動關系研究/辛馨、李貴書《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4
基于偏離份額分析的區域產業效率評價——以西藏為例/楊峰、李國政《西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4
拉薩旅游人數與氣象條件分析/德慶卓嘎、次仁卓瑪、格央、尼瓊《西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
當前西藏農牧民增收的若干思考/榮欣《西藏發展論壇》2010:1
西藏三大需求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分析/王乃霞《西藏發展論壇》2010:1
以主導產業認識西藏旅游產業的若干思考/趙樹明、許立《西藏發展論壇》2010:2
試論當前寺院對西藏城鎮發展的影響/李霞、陳麗霞《西藏發展論壇》2010:3
關于加快發展西藏生態經濟的幾點思考/李芳利《西藏發展論壇》(哲社版)2010:4
西藏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演變及關聯性分析/王娜《西藏發展論壇》(哲社版)2010:4
基于經驗視角的西藏鄉村旅游產品設計/曹水群《西藏發展論壇》(哲社版)2010:5
“十一五”時期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分析與評價/土多旺久《西藏發展論壇》(哲社版)2010:6
略論藏族生態文化的價值維度/史云峰《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6
關于西藏農牧區黨員宗教認識情況的調查報告/達寶次仁《西藏發展論壇》(哲社版)2010:6
論農牧區婦女在西藏新農村建設中的角色和作用/張佳麗《西藏發展論壇》(哲社版)2010:6
結合特殊區情,完善西藏社會保障制度/劉寶臣《西藏發展論壇》(哲社版)2010:6
西藏農牧區基礎公共產品供給探析/卓嘎措姆《西藏科技》2010:1
知識管理及西藏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研究/劉燦輝《西藏科技》2010:1
拉薩民俗村旅游資源開發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桑木民俗村為例/程忠紅、韓富貴《西藏科技》2010:2
西藏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研究/鐘振明、房玉國《西藏科技》2010:10
西藏城鎮居民、農牧民生活現狀的實證調查分析/周聯貴《西藏科技》2010:12
甘南旅游資源與文化資源整合戰略研究/王生鵬、孫永龍《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10:3
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業收益與數量關系研究/張唯實《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10:3
多民族雜居移民村落中的族際通婚——對青海海西州烏蘭縣銅普鎮四個移民村的個案調查/劉瑤瑤《青海民族研究》2010:1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移民社區的居民需要——以玉樹縣上拉秀鄉家吉娘生態移民社區為例/榮增舉《青海民族研究》2010:3
拉薩藏回及其文化思考/楊曉春、馬艷《青海民族研究》2010:4
試論藏族盟誓儀式的動機和功能/牛綠花《青海民族研究》2010:4
魯沙爾鎮劉琦山神信仰的考察與分析/冉慶美、張前程、王克昌《青海民族研究》2010:4
族際通婚對族群認同的影響——以貴德縣加莫太村為個案/李麗琴《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1
青海卡力崗回族語言認同的調查——以化隆縣德恒隆鄉德一村為例/馬偉華《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2
環青海湖地區城鎮化建設的生態經濟效應分析/丁生喜、王曉鵬《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2
循環經濟理念與三江源生態產業發展/盛國濱《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2
確立藏族聚居區特色生態法治基本原則的路徑選擇/劉嘉堯、呂志祥《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3
青南地區牧民增收的幾點思考——以玉樹州為例/李葶《青海社會科學》2010:2
災后重建的文化要素與文化旅游業發展——結合青海玉樹建設/長榮剛《青海社會科學》2010:3
民族文化教育與青海藏族自治地方社會穩定/楊虎得《青海社會科學》2010:2
青海卡力崗人族群認同及其變遷的考察——以化隆縣德恒隆鄉德一村為例/馬偉華《青海社會科學》2010:2
青海建設高原旅游名省探研/馬生林《青海社會科學》2010:3
在建構中尋求認同在信仰中追溯記憶——以卓倉藏族為個案/羊措、羊中太《青海社會科學》2010:4
青海民和婦女念唱嘛呢經的調查研究/商文嬌《青海社會科學》2010:4
青海藏區與其它藏區經濟社會的共同性與差異性分析/謝熱《青海社會科學》2010:5
金融支持城鄉一體化建設研究——以青海省海西州為例/薛建峰、田鐵社、馮麗勤《青海社會科學》2010:6
青海藏區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研究/馬生林《青海社會科學》2010:6
石堡城的歷史文化資源與旅游開發/王昱《青海民族研究》2010:4
試論青海玉樹災區實現經濟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綻小林《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10:5
青海發展生態畜牧業問題研究/邵春益《青海環境》2010:1
甘青地貌、族群、文化與宗教——來華傳教士筆下的甘青社會/顏小華《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6
民族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考——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為例/卓瑪措《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0:2
西藏現代化過程中應關注和研究的問題/格勒、羅布江村《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4
四川甘洛縣新市壩鎮爾蘇藏族族外婚姻情況研究/王德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2
藏彝走廊與絲綢之路/段渝《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2
土地制度與嘉絨藏族房名的獲得——對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磽磧藏族鄉的田野調查/李錦《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5
旅游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與不同利益群體認知研究——九寨溝風景生態旅游的社會認知差異分析/胡北明、王挺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5
西藏農牧區公共品特殊性問題:基于供給與需求視角的分析/安七一《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6
西藏經濟現代化的演化:基于社會發展動力理論的考察/張艷紅《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7
紅原縣草原旅游產業發展研究/周興維《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10
少數民族地區城鎮化問題研究——以四川藏區為例/沈茂英《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10
關于藏彝走廊的民族與文化格局——試論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區/石碩《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12
藏彝走廊的族群互動研究:漢彝文化邊緣的冕寧多續藏族/袁曉文《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12
扎壩地區水庫移民問題研究/馮敏《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0:2
基于SWOT分析的甘孜州旅游發展研究/唐德華、王興貴、李云松《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0:5
少數民族地區農民收入增長的制約因素分析——以阿壩州為例/楊驍《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3
青藏鐵路通車對西藏失地農牧民的影響探析——以拉薩堆龍德慶縣柳梧村為例/朱玉福、尼瑪扎西《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
從西藏旅游業的發展看農牧民的增收/安平《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10:3
經濟結構調整的助推器——論全球視野下的西藏文化產業/李春華、傅西紅《西藏日報》2010-2-6③
藏、漢大學生社會比較與時間比較下對職業可能自我的評價/毛瑞、萬明鋼《民族教育研究》2010:2
中國西南地區的北方游牧民族——以藏彝走廊為核心/曾現江《思想戰線》2010:1
納西族與藏族文化和諧交融現象分析:以麗江塔城鄉洛固村為例/王磊《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2
淺析“三江源”區生態移民后續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李芙琴《草業畜牧》2010:8
西藏村莊遷移與社區重建:扎囊縣拉其鄉德吉新村的案例調查/楊明洪《民族學刊》2010:1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