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研究
2010年1月,中央召開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的西藏工作指導方針,為涉藏政治研究提供了重大的研究對象和材料。座談會后,西藏和四省藏區以及各涉藏機構展開了學習貫徹“五次會”精神的活動,客觀上推動了相關政治研究的深入開展,黨和國家的治藏方針、西藏和四省藏區的政治發展、維穩長效機制的建立完善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長足發展。與此同時,隨著中西方圍繞西藏事務開展的交流的深入,對于國際領域的“西藏問題”以及西方社會對于西藏的認知和描述的研究有了較大程度的深化。2010年中國涉藏政治研究大致有以下一些特點:第一,詮釋性的政治研究一如既往地仍然是涉藏政治研究的主流,這主要包括黨的涉藏政策和管理制度的解讀和闡發;與此同時,利用現代政治學理論和方法進行政治分析的研究逐漸增多。第二,目前涉藏政治研究的成果中,宏觀性、歷史性的論述依然占據絕大多數,微觀性、技術性的具體分析研究成果還有待增加。第三,在對所謂“西藏問題”國際化的研究中,西方主流社會對西藏認知及心理和文化根源的研究大幅度增加。第四,對于國外某些所謂非政府組織和國外藏人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拓展和深化。
(一)政治制度研究
政治制度研究是涉藏政治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這部分研究中,比較常見的是宏觀全局性管理機制和專門領域制度建設類的論述,前者主要指治藏政策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后者包括發展、維穩、黨建、組織建設等特定領域的制度發展。
孫宏年、倪邦貴的《西藏基層政權建設研究》(中國藏學出版社)以西藏基層政權為研究對象,在吸收中國基層政權研究、當代邊疆研究等領域成果的基礎上,簡要論述了1951年以前西藏地區宗、谿卡政權的歷史變遷,重點研究了1951年以來西藏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的區、鄉(鎮、街道)政權的演變、現狀及其作用,并論及鄉(鎮、街道)與村級組織(含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的關系。該書對乃東縣和林芝縣的基層政權建設進行了專門的個案分析。
孫勇的《從制度理論角度解析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內涵》(《西藏研究》第2期)以制度學的視角,研究西藏經濟社會的發展,從制度供給的角度對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的要旨進行了解析。文章分5個部分,分別論述了:1.制度研究的一般性定性和理性認識的規范;2.中央對西藏的制度供給是通例之中的特例;3.中央對西藏制度供給的兩個理性研判前提;4.中央對西藏制度供給的歷史與理論語境;5.從制度理論角度解讀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的意義。作者指出,從制度供給的角度看,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所提出的指導思想和一系列重大舉措,就是要全方位解決西藏與全國差距拉大的根本問題。
王春煥的《構建西藏和四省藏區長治久安體制、機制的思考》(《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從西藏和四省藏區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存在的共同點出發,分析歷史上西藏和四省藏區在社會穩定方面存在的相互影響,剖析了影響西藏和四省藏區穩定的主要聯動性因素,如達賴集團的整體滲透、國際敵對勢力的總體干預、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相鄰邊界資源糾紛等,并提出為實現西藏和四省藏區長治久安的目標,需要構建由中央出面組織,西藏和四省藏區聯系協調的長治久安體制、機制,具體包括西藏和四省藏區維護社會穩定、經濟社會發展、意識形態工作、民族宗教工作、民族教育工作、生態建設和社會矛盾糾紛解決等協調機制。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