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教和民間宗教研究
2010年苯教研究領域中的頭等大事是苯教文獻《岡底斯雍仲苯教文獻》叢書的出版。這是雍仲苯教佛法典籍的首次編輯和出版,是一百多函珍貴的苯教手抄本和木刻版文獻的一次重要集成。這套叢書在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院長才讓太教授和中國藏傳佛教高級學銜評審委員會委員澤秀倉活佛的發起和主持下,經過3年的辛勤努力,終于完成了搜集、整理和編輯工作,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岡底斯雍仲苯教文獻》共25冊,分為文化、顯宗、密宗、大圓滿四大部分。分別為《雍仲苯教史》《聲明學廣論》《文學修辭寶典》《天文及工巧明總述》《藏醫學四部詳解》《因明學廣論》《菩提道次第三百頌》《大乘疏鏡及中觀廣釋》《十地五道明燈》《般若現觀本注》《現觀莊嚴論廣釋》《俱舍論全集》《經律廣略》《顯密心寶庫》《密法總匯精髓》《密宗六續》《密宗四部解義》《母續部疏》《大圓滿釋量論》《大圓滿概論》《大圓滿自證心要》《大圓滿心識部總論》《大圓滿法界部總論》《大圓滿象雄耳傳心法訣竅部》《大圓滿總論》,內容囊括了藏民族的思想、歷史、宗教、天文、歷算、地理、醫藥、文學、藝術等領域,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學術價值。
除了上述文獻的出版之外,苯教研究方面也有很多學術論文,比如:還克加和更尕易西的《西藏苯教伏藏文獻源流》(《西藏大學學報》第2期),依據苯教歷史文獻,對苯教伏藏文獻產生的歷史背景、苯教伏藏文獻的種類、伏藏方式、掘藏方式、伏藏文化、伏藏文獻的功能等方面做了研究論述。旦增朗杰的《苯教寺院學經制度》(《西藏研究》第1期)一文,對苯教學經制度的設置、科目、學銜授予、三大講授院的結構等方面做了論述。米悟察·旦增朗杰的《評介苯教塔種及其〈尺度經〉》(《西藏藝術研究》第1期)中,対苯教的塔的種類、制作的尺度等方面做了闡述。涉及此類主題的學術論文還有周毛吉的《論苯教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及其社會作用》(《中國藏學》第3期)、布喇瓦章松洛卓的《初談象雄雍仲苯教皈依之傳承》(《西藏佛教》第1期)、索南東主的《探析古苯教文獻〈黑頭凡人的故事〉》(《中國藏學》第3期)等等。
2010年度,關于民間宗教及其信仰的研究比較少。有限的學術成果主要集中在《青海民族大學學報》上。如:道吉才讓的《論藏族“贊”神信仰及其演變》(《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第1期)對藏族“贊”神文化的出現、緣由、發展過程、信仰等方面做了闡述。看本加的《簡述文昌神信仰在安多藏區的傳播》(《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第1期)一文,結合民間傳說和文獻資料,對文昌信仰中文昌神的認定、傳說、文獻、傳播至藏區的情況、藏族對他的信仰等做了研究和論述。旦正加的《從民間信仰看藏族的價值觀》(《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第2期)則就藏族對萬物有靈的信仰等方面做了闡述,并揭示了藏族特有的價值觀。
綜上所述,2010年度,藏文類的宗教學術研究成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學術規范性和研究的多樣性、深入性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有待加強。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