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亮點紛呈,涵蓋統一戰線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明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寫入統一戰線工作的指導思想,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體現了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的一致心聲。《條例》是推進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行動綱領與指南針,推動統一戰線工作呈現新氣象。作為一名少數民族人士、民主黨派成員、黨外知識分子,我深感歡欣鼓舞,堅決贊同和擁護,并將在參政議政工作中積極配合做好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工作,更加盡心竭力地貢獻自己的知識智慧。
通過學習體會到,《條例》關于民族工作的修訂亮點體現在,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滿足各族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其中的核心要義與價值意蘊十分深厚。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原創性新發展。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共十九大已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國夢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只有樹立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可以使各民族人民具有共同遵循的行為規范與價值標準,使全體中國人具有共同的人格特征和民族性。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強化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礎,也是保護國家統一和長治久安的基礎,更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基礎。
“不斷滿足各族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對全國各族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的密切關注與高度重視,以及黨的神圣使命與責任擔當。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加快各民族現代化的進程,確保民族地區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各族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共享發展成果,可以有力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經濟社會基石,極大提振各族群眾的發展信心,激發其不斷向前的內生動力,實現新時代條件下的新發展,切實鞏固了民族大團結的基礎。
“促進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體現了保護民族文化多樣性與一致性共容相生的基本原則。民族文化多樣性是各民族認同的基礎,保護多樣性意味著重視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各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注重提高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軟實力。民族文化一致性是中華民族和國家認同的基礎,也是有機聯系各民族文化的紐帶。增強民族文化一致性意味著注重各民族文化在創新中交融,構建超民族和超地區的核心價值觀、民族精神、倫理道德等,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強化公民意識,淡化狹隘的民族意識,使當代中國各民族文化形成內在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
(來源:統戰新語“黨外人士學《條例》專欄”,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